陶瓷粉體表面處理後的檢測方式簡介

陶瓷粉體表面處理後的檢測方式有以下幾種:

(1)NMR光譜 : 這是測試表面處理好壞最直接的方法之一。可直接確認要接的元素鍵結是否存在,並可進行半定量化。

(2)FTIR光譜 : 這是測試表面處理好壞最直接的方法之一。可直接確認要接的元素鍵結是否存在,並可進行半定量化。

(3)XPS : 這是測試表面處理好壞最直接的方法之一。可直接確認表面處理劑的元素是否存在,並可進行半定量化。

(4)Zeta電位 :這是量測陶瓷粉體表面處理後的電荷狀況。例如 :陶瓷粉體在水溶液的分散程度,可以從Zeta電位的變化做判斷。

(5)UV吸收度:部分表面處理劑在水解後有UV吸收的特性,因此可以藉由UV吸收度的變化,去推算表面處理劑是否有鍵結到陶瓷粉體表面。例 :ATPES (3-Aminopropyl triethoxysilane)

(6)酸鹼滴定法:可以用來測定表面OH的數量。OH數量越多,代表親水性較好。

(7)粒度分佈:可以測試分散表面處理後的陶瓷粉體,在漿料中的分散程度好壞。一般來說,粒徑與分布越接近一次粒徑,分散越好。

(8)沈降狀況觀察:可以觀察抗沉降表面處理後的陶瓷粉體,在漿料中的沈降時間與高度,及沉降後搖晃,凝聚體是否可以再次被分散。一般來說,越慢沉降、沈降高度越小、凝聚體可再次被分散,代表抗沉降表面處理做的越好。

(9)漿料澄清狀況觀察:可以觀察親水表面處理後的陶瓷粉體,在漿料中的澄清狀況。一般來說,漿料越澄清(透明)(在粉體無沈澱狀況下),代表粒徑越小,親水處理做的越好。若是粉體是做抗水解處理,漿料也是澄清(透明),但粉體會明顯與漿料分離,這代表抗水解處理做得好。

(10)接觸角:可以觀察親樹脂表面處理後的陶瓷粉體,與樹脂的親和能力。一般來說,樹脂與陶瓷粉體接觸角越小,代表親和能力越好。

(11)吸油量 :從吸油量也可以評估陶瓷粉體的表面狀況。

(12)pH值:可以用來測定表面處理前後OH基的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