擬勃姆石(Pseudoboehmite)在醫藥上的應用

利什曼原蟲症( American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,ACL)是由利什曼屬(Leishmania spp.)的原蟲所引起,已知的30種中有21種會同時感染人和動物。

以臨床症狀分類,可分為皮膚型、黏膜皮膚型和內臟型三種,其中皮膚型利什曼原蟲症是比利作最高的。

阿富汗於2002年曾爆發皮膚型利什曼原蟲症的大流行。而截至目前為止,每年仍然約有1000萬人感染,並造成數萬人死亡。

葡甲胺銻酸鹽(Meglumine antimonate,Glucantime®)是常見治療皮膚型利什曼原蟲症的藥物。銻是治療病症主要的元素,但是銻若被人體吸收太快(太多),會進入血漿反而造成危害,因此如何控制藥物的釋放能力,是相當重要的。

研究指出,在葡甲胺銻酸鹽藥劑製造時,添加奈米擬勃姆石(Pseudoboehmite)作為賦形劑(excipient),扮演稀釋劑功能,可以有效控制銻的釋放。並且奈米擬勃姆石不會與藥物反應,對人體也沒有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