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在光觸媒上的應用

現代人待在室內的時間比戶外長,密閉空間的VOC(揮發性有機物)多,會讓人有精神不佳的狀況。而光觸媒可以催化這些有機物,達到空氣凈化的效果。

光觸媒的原理是 : 利用光,讓觸媒的表面形成電洞與電子,電洞可以產生氧分子或氫氧自由基(具有強氧化作用),電子可以產生雙氧水或超氧離子(也具有強氧化作用)。這些強氧化作用,會分解有機物,形成二氧化碳與水。

這些反應可以在室溫下進行,無污染問題,而且長效、安全,已經廣泛利用在殺菌、防污、自潔、除臭、防霧化、空氣淨化等方面。

應用在光觸媒的陶瓷材料有:TiO2(需為銳鈦礦Anatase或金紅石Rutile結構)、ZnO、SnO2、ZrO2、分子篩等。

目前TiO2使用最普遍,但是因為TiO2的能隙為3.2eV,激發光的波段在387nm以下(接近紫外光波段),因此在室內使用的效果不好。

開發可見光激發的光觸媒材料技術,可讓光觸媒市場應用更寬廣。